南桃園 - 可能是我用過最爛也最好的網路(一)前言與服務穩定性
Wayne's (Mis)adventure of NTY CATV 系列文:
(一) 前言與服務穩定性 (你在這裡)
前言
說到有線電視網路(或者仿間俗稱第四台寬頻),許多人應該是避之唯恐不及
只要網路隨意搜尋,應該許多人會直接跟你說「拜託不要用」,不過既然你點開了,我很篤定你一定有花時間考慮過。何況我是一個「真的拿南桃園有線電視寬頻網路」做架站網路的人。
如果你考慮新申請,但不想花時間看這篇文章,我把幾個重點羅列。您可自己決定:
- 南桃園有線電視的光直達服務(光纖到府對稱式寬頻服務)在南桃園地區只有「指定合作社區」有提供,絕大多數地區僅提供 Cable 申裝。
- 若 Cable 申裝,上行只有 50M (除了 50M/5M 方案外),簡言之,架站者請直接申請 120M / 50M,繼續往上申請「不會提升網站存取效能」,因為無論 300M / 500M 等,都是上傳 50M。
- 若 Cable 申裝,多數地區最大下行申請速率為 500M,1G 的地區不多。
- 南桃園有線電視已全數採用 CGNAT,簡言之,你不會拿到公網 IP。這會導致一些問題,例如 P2P 無法使用,依賴 UPnP 或開 Port 服務會全數出問題。架站者(包含你要架設遊戲伺服器)不要肖想用 DDNS 能解決事情,必須要用 ngrok 或 LogMeIn。
- 要公網 IP 者,可免費申請一組(僅能通過致電或是郵件)。該組 IP 固定,拿到什麼就是什麼。(我沒有試過能不能請網管變更)
- 可以申請「一組免費」加上「五組月租付費」固定公網 IP,每組 IP 綁定 MAC,最多每用戶「六組」,搬家若不在同個 CMTS 服務區下,IP 不能保留。
- 相較於其他 Cable 業者,南桃園有線電視(TBC 大大寬頻)應該是 Cable 業者中第一個提供 IPv6 服務,有一次性申請費用,必須事前提出申請,並似乎不限制用戶 DHCP-PD 拿到的 /64 數量。(第二個開通的好像是凱擘 / 2023 年中)
備註:以上不代表您在閱讀時,南桃園有線電視當時的政策或立場。這是在寫這邊文章時,透過觀察,實際數據收集所得到之結果。若未來有變更,以南桃園有線電視官方為主。
為什麼最後會拿南桃園有線電視寬頻作為架站網路,原因也不為其他。
- 中華電信家用網路只能申請一個固定 IP,而這個固定 IP 我已經在使用。也已經有部分服務綁定這組 IP,我沒辦法再拿來作為其他用途。
- 南桃園地區算是中華電信光纖普及非常完善的地方。有些地方已經發生開始拆 DSLAM (DSL 頭端設備),全部光纖申裝(是,就算 16M 這種很慢的速度他也要用光纖。至於 2M ADSL 是個例外,因為其覆蓋區域寬 (3.5 km),相較於 VDSL,其DSLAM 可以裝得很少。)
- 前述會導致一個問題,不一定所有地方的被動式光纖分歧器都會剛好有冗餘插口,而在剛好沒有冗余插口,又沒有 DSLAM 在附近時,中華電信會拒絕申裝第二組網路。
- 中華電信商用寬頻(有提供多固定 IP)很貴,都是 1500 起跳。(舉例:100/40 家用 799,商用卻已經要 1833,強制 6 固定 IP,價差一千)價格也不能隨固定 IP 需求而調整浮動。要少量固定 IP 者,怎麼算都不合理。
- 南桃園有線電視寬頻便宜 (120M/50M) 399,固定 IP 可以隨需求往上再買,不要也可以退。在頻寬需求不高只需要兩三個固定 IP 情形下有優勢。但如果有長時間超過五個以上的需求,則請選別家。原因 (399 + 300 * 4 = 1599),這個價格已經逼近中華電信商用寬頻,若再考慮穩定性問題,1599 已經沒有任何優勢。
最後在日前的 100/40 有綁服務不能動的情形下,額外申裝南桃園有線電視再取得一個固定 IP... 實際月租只有 1200,還是比申請中華電信 100/40M 2 固定 IP 的 1688 便宜的多(2019 價格),家裡的網路還多了一條備援,或透過 Load Balance 也可提升頻寬。沒有什麼不好。
關於穩定性
如果你看到這裡就決定要斷手,請先等一下。因為我會選擇裝,這可不是毫無來由的。
- 請仔細觀察你家的 Cable 是怎麼跑的
- 了解一下你的光節點可能會有多少人
Cable 如果有良好的管理,並不糟糕
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,畢竟要知道的是以 Cable 接取寬頻服務在一些國家是主流(e.g., 丹麥)。在丹麥,其前國營的丹麥電信就是以 Cable 作為其寬頻接取服務為主流,至離開丹麥前,丹麥仍有 60% (根據 Danmark Statistik) 是透過 Cable 作為主要上網方式,提供最高 2G/500M 的服務。
而我在丹麥的期間,YouSee 寬頻(TDC 子品牌,提供電視電話網路 Cable Modem 上網)意外斷線只有發生過 1 次,其他兩次是有預先通知的維修,頻寬方面也不曾發生過擁塞,上網反應慢的問題。
然而回顧台灣的 Cable 歷史,為何提到 Cable 就聞之色變,大概可歸結於幾項:
- 就地適法前,線路環境早已嚴重不良
在「第四台」仍處灰色地帶時,其線路架設路徑並無取得相關許可或執照,有些隨意掛台電電桿,導致台電公司剪線,或者其他強電干擾問題不斷。有些為了躲避相關問題,陰溝水溝等不良路徑皆是常見選項。相較於前面提及的丹麥電信,其 Cable 是有專門的線路管道,就如中華電信有自己的地下涵管。即使這個問題在部分地區已逐漸改善(例如合規的配合台電鋪設,或者是正式借用地下涵管)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已改善。尤其窄巷或老城區,仍維持原本走線方式。
簡述之: - 如果是仍掛電線竿者:強風、颱風期間有很大的機會斷線或受干擾。或當台電有施工時,電力系統突發的故障(打雷,或像是我們這邊常發生松鼠被電死,這不是個笑話,是電桿上電箱真的因為這樣被炸了幾次)很可能會斷線。
- 如果是從水溝上來:強降水或雨天時容易會有斷線問題。因為這些地方的線路沒有良好的環境,線路外皮受損,線路進水等等,導致下雨 Cable 上網就怪怪的。
- 嚴重的超量集縮比與頻寬超賣
良性競爭會讓市場進步,惡性或不公平競爭則未必能有什麼好東西。許多 Cable 公司在 56K 撥接時能輕鬆贏過中華電信的網路服務,其原因不為其他:中華電信的 Last-Mile 無法提供高頻寬。故就算中華電信骨幹有能力提供,用戶也用不到。Cable 在當時已能提供數倍以上的頻寬,就算骨幹不足,也可以因「反應快速」,已及多數網站在當時仍然必須配合多數人僅使用 56K 之環境,傳輸的 Content 容量小,連外頻寬就算不大,塞機不太容易發生。
然而在 DSL 把傳統電話線變成了黃金後,中華電信能夠提供給用戶之頻寬瞬間暴增,連外頻寬與互聯容量瞬間變得重要。然而這些廠商怎麼可能打得過擁有最多骨幹的中華電信呢?
從此頻寬超賣在部分地區就慢慢成為了淺規則。
壓縮開銷,CMTS 接越多用戶越好,變成了 2010 年前後的噩夢。塞機,晚上降速,暑假快沒辦法用等等。
因為我已經知道會從電線竿上進來,沿路上也都是如此,所以對於強風或打雷等,我就會預期可能會有問題。幸虧看起來防水接頭都有做,用到至今,確實下雨都沒有出過問題。
我要怎麼知道可能有多少人用?
- 透過資料收集,判斷附近有多少人在同一個節點下
這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為並不是所有的 Cable 廠商都願意提供這樣的資訊。南桃園有線電視並沒有直接的管道可以知道,但是他卻會公布維修區域跟光節點編號,例如以下:
舉例居住於龍潭永福路,可知道其負責節點是 L36,則該段用戶全部必須使用 L36 節點
而透過衛星地圖,我們可以看到 L36 永福路實際會接到的用戶少之又少。
如果我們假定所有節點使用之 CMTS 為同一型號(雖然實際上不可能),L36 不太容易會發生一個 CMTS 要服務太多人的問題。
然而我們看另一個例子:
例如:ZH2401 節點
這時你很可能就要考慮有多少人會跟你競爭 CMTS 的問題了.. - 問你的鄰居
並非所有的有線電視都會提供維修紀錄這類的參考資訊提供查詢,多問幾次絕對不吃虧。
又例如上述一個 CMTS 要服務多人的問題,並不一定代表一定會塞機 (因為有線電視也不傻,省歸省,但是抱怨多了也不行。)但要記得一件事情:就算 CMTS 強,Cable 上的可載資料頻段也是有限的,當 FDMA 與 TDMA 已經到達極限時,也會因為 CM 要花太久等待可用的時序而爆 PING 或反應變慢。 - 不要覺得安裝試用會準確
留客的手段很多,QoS 也是一個。至於類似的問題南桃園有線電視有沒有,我不知道。但是要讓雍塞的地方某一裝置有優先權,這些基礎的網路設備都做得到。至於會怎麼用,多上網查查。
結果如何?
依照上述的做法,對我有沒有效呢?我不知道。但就短短的一個月,我可以說我感受到了什麼
關於斷線:意外斷線過一次,因楊柳颱風導致停電而斷訊,停止服務約 4-6 個小時。
頻寬測速上(備註:時間 8 月左右,晚間 10-11 點,AP 為 Fortigate 221C 40MHz n300 模式),TBC 內網測速(IPv4) 不算到令人滿意,但是上載穩定:
Fast 測速 (IPv6):
Cloudflare 測速(IPv6)
實際網路線測:
至於為什麼衝不到 120M... 我們留到下次講... 上面 Fortinet 燈號看的懂的人,應該就會知道為什麼。
留言
張貼留言